文瀾學術系列講座 第279期 中國人民大學 胡雪芹 博士:“釋放綠色債券潛力:碳減排的供應鍊溢出效應”

發布者:陳丹妮發布時間:2025-03-17浏覽次數:10

主題|Topic釋放綠色債券潛力:碳減排的供應鍊溢出效應

時間|Time3.19(周三)10: 00-11: 00

地點|Venue:文澴樓教室|Room 815WENHUAN

主辦單位|Organizer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

承辦單位|Operator數實融合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中南财經政法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

主講|Speaker

胡雪芹,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專業博士研究生,美國聖塔克拉拉大學訪問學者(2023-2024)。研究領域集中在供應鍊金融、低碳供應鍊及數字經濟,擅長運用實證分析、案例研究、博弈論建模及深度強化學習等跨學科方法開展研究。研究成果發表于Economics Letters、《管理世界》、《管理評論》等國内外權威期刊,并有多篇論文在《管理世界》和《中國工業經濟》期刊上修訂中。受邀主持第34POMS年會供應鍊金融分論壇(美國·明尼蘇達)及第17CSAMSE中國管理科學與工程學者協會國際年會運營管理分會(中國·成都),并在2024INFORMS年會(美國·西雅圖)作主旨論文報告。學術成果曾獲中國企業管理案例與質性研究論壇最佳論文獎(2022,獲獎率4%)、中國物流學術年會論文一等獎(2021)等榮譽。

摘要|Abstract

綠色債券作為創新融資工具,在促進供應鍊碳減排方面展現出顯著潛力。本研究首次利用企業發票數據估算直接碳排放,構建了涵蓋20182022年間三級供應鍊網絡的季度數據庫,系統分析了企業發行綠色債券對其自身及上下遊企業碳排放的影響及機制。研究發現,企業發行綠色債券能顯著減少自身及下遊企業的碳排放量和碳強度,促使其實現“絕對脫鈎”;然而,盡管上遊企業碳強度有所降低,但也導緻其碳排放量增長,使其處于“相對脫鈎”狀态。異質性分析表明,從企業自身特性來看,國有企業和規模越大的企業在發行綠色債券後,能夠進一步提升降碳成效;從組織信任角度看,上下遊企業與企業地理位置越鄰近、企業規模越大,以及企業所處地區環保執法強度越高時,企業發行綠色債券對上下遊企業降碳效果越顯著,有助于促進上下遊企業的“絕對脫鈎”。渠道檢驗表明,綠色債券通過促進企業綠色技術創新與降低能源消費強度,直接影響企業降碳成效。進一步分析發現,企業不僅增強了與下遊企業的綠色技術協同,還由于企業生産的綠色産品作為中間品輸入至下遊,推動下遊企業實現“絕對脫鈎”。雖然企業通過提高環保标準促進了上遊企業的技術升級與改造的投入,但也增加了上遊企業的産能擴張壓力,進而影響其碳排放表現。本研究為我國加快構建健康的綠色供應鍊金融體系提供了堅實的實證依據和理論支持。